第104章 大理卷,终(下)!_天龙: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
笔趣阁 > 天龙: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 > 第104章 大理卷,终(下)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4章 大理卷,终(下)!

  “嫂子别担心,我一定杀了慕容复,为副帮主报仇!”

  “杀了慕容复,踏平燕子坞!”

  “敢杀我们丐帮的副帮主,慕容复真是活腻歪了!”

  丐帮的高层一边安慰康敏,一边发誓报仇。

  南慕容说是和北乔峰齐名,但丐帮并不怕慕容复。

  他们丐帮,可是与少林共享武林的天下第一大帮,这些年在乔峰的带领下,越发的兴旺发达。

  甚至连连击败西夏和辽国那种国家层面的力量!

  区区姑苏慕容氏,算个屁!

  嗯,青铜5跟着最强王者一路上分,久而久之,也就有了迷之自信。

  乔峰却皱起眉头道:“慕容复和马大哥无冤无仇,为什么要杀他?我看此事一定有蹊跷。而且我隐隐听到消息,慕容复现在在大理,恐怕......”

  白世镜急了,说道:“帮主,你可千万不能包庇慕容复啊,我们丐帮如果不报复,岂不被天下英雄看扁了?”

  “是啊,帮主,除了姑苏慕容复,有谁还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?”

  “帮主,你是北乔峰,还怕了南慕容不成?”

  这些长老,连激将法都用出来了。

  可乔峰一向有勇有谋,沉声道:“这事还需要调查一段时间,等调查清楚再说,我会去会一会南慕容的!”

  “我们丐帮,不会冤枉一个好人,可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!”

  “各位兄弟放心,如果马大哥真死于慕容复之手,我一定杀了慕容复,为他报仇!”

  片刻后,丐帮高层散去。

  康敏的房间内。

  康敏面容扭曲,气的跺脚:“该死的乔峰,你竟然还不看我,竟然无视我,我就那么没有魅力吗?”

  康敏确实很有美貌,风情万种。

  十七岁的时候,康敏就钓到了段正淳这个金龟婿,想着嫁入豪门。

  她都打听过了,段正淳是大理镇南王。

  大理皇帝段正明无子,段正淳将来是一定会当皇帝的。

  大理国将来,也只有一个太阳,那就是段正淳。

  康敏激动无比,百般讨好段正淳,又甘愿给段正淳生下儿子。

  当时康敏高兴坏了!

  段正淳无子,自己母以子贵,将来说不定能当皇后,母仪天下。

  谁知道孩子生下了,段正淳却失联了。

  康敏以为段正淳是日理万机,等过段时间就会来看自己,谁知道段正淳是“鸡日万里”,渺无音讯。

  康敏苦等了两年半,等不到段正淳。

  却听说段正淳的王妃刀白凤为段正淳生下段誉,段誉被封为大理镇南王世子。

  康敏便知道,段正淳是个纯纯的渣男,拔吊无情,脱了裤子就跑。

  康敏皇后梦碎,便亲手杀了孩子,嫁给了马大元。

  马大元说是丐帮副帮主,是个乞丐,但丐帮一向分为净衣帮与污衣帮。

  大家加入丐帮的目的,也从来不是当乞丐,而是往上爬。

  马大元的曾祖父是真乞丐,加入丐帮后,不断扎根,扩大产业。

  到了马大元祖父的时候,就由污衣转为净衣,成为小地主。

  到了马大元的父亲这一辈,马大元的父亲已经是丐帮高层长老,对汪剑通有从龙之功,得到酬赏,马家成为地主豪强。

  到马大元这一代,马大元很快就成为副帮主,是丐帮真正的“二代”。

  由于马大元武功高,做事稳,成为丐帮二代的首脑,丐帮绝对的自己人。

  所以汪剑通才把制衡乔峰的书信,给了马大元保管。

  而马大元也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能力不如乔峰,丐帮只有在乔峰的带领下,才能做大做强。

  马家和丐帮的一众二代们,也能获得更多的利益。

  就算要踢乔峰下去,也用不着在乔峰最能打的时候。

  能乔峰老了,打不动了,再让他卷铺盖走人也不迟。

  丐帮嘛,也是一门生意,吃着大宋的爱国饭,利益其实是很大的。

  所以康敏仇恨乔峰,要搞乔峰,马大元就不同意。

  马大元觉得康敏真是头发长见识短,他们是丐帮的股东,乔峰是掌柜。

  掌柜这么能干,又没有股份,还被拿着致命把柄,为什么要换掌柜?

  爱国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。

  没乔峰在前面顶着西夏和大辽的高手,丐帮吃这口饭肯定是弊大于利。

  康敏确实不理解,于是就伙同奸夫白世镜,给马大元喂了软筋散,杀害了马大元,嫁祸给慕容复。

  “美人,我来了!”

  此刻,白世镜偷偷摸摸的溜进康敏的房间。

  “我丈夫刚死,你就来找我?”康敏似笑非笑道。

  “这不是美人你勾的我心痒痒吗?”白世镜上去就搂住康敏,啧啧啧就亲,比汤姆猫都抽象,“我们去老马的灵堂吧!其实我很想和老马一起爱惜你,做一回同道中人,可惜老马思想保守。不过让老马的在天之灵看着我们,那也是极好的。”

  “你真无耻!”康敏说,“你什么时候干掉乔峰?我看他不爽,已经很久了!”

  “难!乔峰武功盖世,丐帮无人是他对手,我怕他狗急跳墙,我才嫁祸给慕容复!北乔峰,南慕容,两人武功伯仲之间,一旦交手,势必两败俱伤!到时候,乔峰就好对付了!”白世镜阴狠的说。

  原来白世镜之所以嫁祸给慕容复,一方面是慕容复适合背锅,另一方面是希望乔峰和慕容复打起来。

  他估计,就算乔峰杀死了慕容复,乔峰也会身受重伤。

  毕竟两人齐名,就算武功不是五五开,那也是四六开。

  到时候发动叛乱,成功率就高多了。

  “你联络的那些人怎么样?”

  “全冠清已经去劝说徐冲霄长老了,徐长老的孙子欠了许多赌债,就是全冠清让人引诱的,徐长老不卖老脸,拿什么还债?”

  “好,太好了!我忍不住期待那一天!走,我们去灵堂!”

  片刻后,马大元的牌位前。

  “老马,我们真是兄弟!”白世镜穿好衣服,看着马大元的牌位,自我感动道,“汝妻子,吾养之,汝无忧!”东京。

  皇宫之中,延和殿。

  当今赵宋天子赵煦,身穿红色朝服,目光炯炯,看着皇城司奏上来的案卷。

  赵煦非常年轻,他星眸剑眉,英姿勃发,俨然有雄主之姿。

  “姑苏慕容复,迎娶大理国四位郡主?”赵煦看着皇城司的情报,沉吟道,“慕容龙城,段思平的后人,联合了?”

  此刻,有宦官汇报:“启禀官家,李大官求见。”

  李大官,名叫李宪,是神宗时期最着名的宦官。

  因为他地位高,所以称之为“大官”。

  李宪是太监之中少有的能够领军作战的,曾经与王韶一起,收复河州。

  打出过兰州大捷。

  也击败过吐蕃。

  神宗哲宗乃至于徽宗早期,都是北宋军事上的高光时刻。

  王安石的变法是真起到了效果,宋军战斗力大增。

  此时,大宋有兵九十余万。

 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明教方腊造反,被大宋迅速平定,水泊梁山造反,一个张叔夜就给搞定的原因。

  此时的大宋,确实是天下强国,所以靖康耻才莫名其妙,最后赵构还让王安石背锅,也是可悲。

  却说这李宪,不仅军功极高,武功也是极高。

  他曾经担任宣庆使,主持秦凤路及熙河路军事,兼管财政,为大宋节省冗费十分之六。

  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大宦官。

  但神宗去世后,保守派在高太后的支持下,卷土重来。

  李宪被一路弹劾,此刻已经没有职位在身。

  但随着高太后日益百病缠身,赵煦的权力,无形之中扩大,这两年,就把李宪召到身边。

  宫中之人,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无人禀报高太后。

  高太后现在大权在握,但命不久矣,赵煦才是大宋未来的唯一的太阳。

  没有人不想要未来。

  “奴婢参见官家,官家万福金安。”李宪作揖道。

  大宋跪拜皇帝,要在特殊时刻和朝会上,私下礼节比较简便。

  “李大官,朕需要避人耳目。”赵煦道。

  “奴婢明白。”

  只见李宪身形如鬼魅,手中一条长鞭如黑色闪电,瞬间将附近的宦官宫女,全部点穴。

  这些宦官宫女,都呆若木鸡,一动不动。

  一切完成于电光火石间。

  赵煦赞叹道:“李大官的武功,越发的出神入化。李大官之前说要创出的武功,莫非已经有了眉头?”

  李宪道:“承蒙官家赐予奴婢逍遥残卷,奴婢又结合丹鼎派的一些内丹心法,已经创造出一门将男人阳气转化为炙热真气的武功,配合丹药,可让内力迅速精进,速度迅如闪电。”

  “奴婢将这门武功,命名为《葵花宝典》,所用真气,可称之为葵花真气。奴婢也渐渐体会到天人化生,万物滋长的道理。”

  赵煦面容古怪道:“李大官,不是朕有意调侃你,是你不是男人,何来阳气?”

  李宪也不生气,因为赵煦父亲神宗对他有大恩,赵煦也一直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,恩情如海,李宪也不是那么脆弱的人。

  不至于开不起玩笑。

  因此李宪解释道:“官家,太监净身后,对女人也有欲望,这就是男人的阳气。《葵花宝典》与丹药配合,可以激发这种阳气,把它转化为葵花真气。若是正常男人,反而练不了《葵花宝典》,不然会欲火焚身而死。只有太监,没有了根本,才能把阳气引导为真气。”

  赵煦道:“这岂不是太监专修的神功?”

  李宪说:“确实如此。”

  赵煦感兴趣道:“朕宫中有许多太监,他们都修《葵花宝典》,成为高手,岂不是很好?”

  李宪正色道:“不可!《葵花宝典》博大精深,集合逍遥派和丹鼎派两派精要,若不是奴婢在与西夏交战的时候,常与西夏太妃李秋水过招,奴婢也难以体会逍遥残卷的精妙。因此,《葵花宝典》难以入门,一般的宦官,天资和武学见识不够,虽然能速成,但会扭曲心性,达不到天人化生,万物滋长的境界。”

  “官家神功盖世,自然不惧,可官家的子孙,未必愿意练武,放一群心性扭曲的太监在身边,实在危险。”

  赵煦点点头道:“李大官,你是忠心的,《葵花宝典》你都传了谁?”

  李宪道:“奴婢经过反复遴选,只传了一部分给奴婢的义子童贯,童贯颇有军事天赋,官家未来或许用得上。”

  “慎重是好事!”赵煦笑了笑,突然一伸手,用出擒龙功,一副被赵煦经常把玩的画轴,就被真气驱动,飞到了赵煦的手中。

  “自太祖皇帝以来,官家是第二个能练成擒龙手的皇帝!”李宪拍马屁说,“官家坚韧不拔,必然能灭亡西夏,收回燕云十六州!”

  “希望如此吧!”赵煦打开画轴,露出一幅画,里面是几位高手华山论剑的内容,他幽幽说道,“昔日,太祖皇帝,大理段思平,姑苏慕容龙城,逍遥子,一起华山论剑。”

  “太祖皇帝武功韬略,胸襟气度,折服了段思平慕容龙城以及逍遥子。”

  “段思平送给太祖一块陨铁,太祖打造为三把神兵,一为盘龙棍,一为紫电,一为青霜。”

  “紫电青霜,太祖送给逍遥子,太祖独留盘龙棍!”

  “太祖把大唐名将李靖亲解的《易筋经注解》抄本,送给段思平,段思平以此创下了《枯荣禅功》。”

  “慕容龙城发誓不争江山,送给太祖一块神玉。”

  “太祖则给慕容家暗中以柴氏子孙一样的待遇,只要不真正谋反,赵宋不会为难慕容家。”

  “慕容家的小动作,朕知道,但朕不发作,就是碍于太祖的誓言。”

  “逍遥子则送给太祖逍遥残卷,太祖则把华山输给了他。”

  “太祖风采,朕思之神往!”

  赵煦是宋太宗的子孙,但对驴车战神不以为然,反而很推崇赵匡胤。

  宋朝历代皇帝都怕吃苦,不练家传武功。

  唯有赵煦,天资聪颖,将赵匡胤传下来的武功,练到了一流的水平。

  “慕容家的后人一直不死心,妄图造反。”李宪道,“柴家也结交各路豪杰,意图不轨。太祖对他们,太过宽宏!”

  赵煦道:“历代皇城司都有两个机构,一个叫玄天寺,用来监视慕容家族。一个叫后土寺,监视柴荣的子孙。慕容家的子孙,一向不成气候,那慕容博思之令人发笑。”

  “慕容复也不成章法,原本不足为患!但现在,慕容复与大理段氏勾结,就不可不防了!”

  李宪道:“官家的意思是?”

  赵煦冷冷道:“让你的义子童贯去接手玄天寺,密切关注慕容复动向,希望慕容复不要真谋反,不然太祖昔日的誓言,就可以被打破了!”

  “奴婢遵旨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k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